微流控實驗室是把化學生物實驗室縮小并集成到芯片的尺度,為化學生物過程提供微平臺。
蛋白芯片 基因芯片
為什么需要芯片實驗室?
生命領域(如醫療診斷制藥等等)對生物和化學體系的分離分析工作量猛增
要求:高效率, 低成本
少樣品,低消耗,低污染
大量生產,可攜帶
將傳統實驗室集成芯片化的主要成績在于
尺度變化:
長度 100-1000倍;面積 1萬-1百萬倍
體積1百萬倍-10億倍
制造上的困難;檢測靈敏度的困難(光程短)
原理上的轉化:
液體量度,輸運,混合,熱傳導等等傳統過程和設備必須適應尺寸效應
例如: 移液管量筒中液體驅動主要力量本來是重力
微型化后重力已讓位于表面張力
芯片實驗室的主要特點何在
主要在于表面張力,芯片實驗室的重力因素占次要
操作界面占主要,微流控芯片恰好滿足這一要求
再次雙電層的電荷效應更為顯著
如何實現芯片實驗室
主要從這個方面:微電子技術,微電子機械技術,高靈敏度微檢測技術,CCD陣列檢測技術,微尺度流體的物理化學過程的微型化及其特性的研究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微流控的發展以及革新
利用表面張力控制界面的親水、憎水性以實現:芯片中的納升級液體的定體積取樣、注樣、輸運與閥門、混合等等
利用雙電層的電荷效應實現靈巧電滲泵
芯片中的的樣品多道注入;細胞操縱,篩選,計數等等
利用電遷移率差異及電場控制,實現分離并聚焦的聚焦電泳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