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由東南大學基因組技術人員研制,得到重大的基因測序技術新進展:人的體全基因測序有望在一天的時間內,只花1000美元,就能提前預測和干預潛在的遺傳疾病。
人體基因由30億個堿基對組成,基因測序就是讓30億個堿基對排隊通過做納米孔(微流控)。測定基因序列后,根據基因遺傳學,就能判斷人的健康情況,判斷疾病特別是有無遺傳類疾病發生情況。在前面第一代、第二代基因測序使用的都是化學方法。第一代基因測序方法歷時12年、耗資數十億美元。第二代測序儀讓人類基因組重測序的時間也縮短到6個月。直到2006年開始了“采用物理方法的第三代基因測序系統”研究。
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陳云飛說:我們第三代基因測序,如果是采用機械制造的方法,將就只能夠制造出一個小孔。我們需要的是把幾十萬個,幾百萬個的小孔就放到一個很小很小的芯片上面去。這種材料就是硅片,一個小硅片就可能集成幾萬個甚至幾十萬個傳感器。它們可以同時工作,互不干擾,從而提高基因測序的速度,同時大大降低了成本,以芯片代勞實驗工具省去了更多操作步驟。
目前,測序的方法是,只需通過自身的一滴血來進行測序。第三代基因測序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最終目標是人體全序列基因測序在一個芯片上完成,只需24小時、1000美元。
陳云飛: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普及都全人類中去,為人的健康作出以及預防疾病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