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相關和傳染病的日益普遍以及對自身測試的日益偏好正在推動全球醫療點診斷市場的發展。此外,私人投資的增加以及開發新產品的風險資金的可用性,加上政府對改善POC設備采用的支持,進一步支持了POC診斷市場的發展。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流行率不斷上升,加上產品小型化和醫療保健分散化,是預計將為POC診斷市場運營商提供重大增長機會的主要因素。
根據國家癌癥研究所的數據,2010年美國癌癥治療費用為1250億美元; 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580億美元。據國際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I)稱,2012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估計有1410萬; 這一數字在2015年增加到1750萬,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2400萬。預計癌癥發病率的上升將增加癌癥相關診斷技術的使用。同樣,其他主要慢性和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加上凝血試驗,血氣電解質,血液學,尿液化學和心臟標志物的進步,正在為POC診斷市場的發展創造新的途徑。反過來,預計這將支持微流控市場的增長,用于體外診斷的微流控市場。
在測試毒性或研究生物標記物時,微流體學被證明是用于篩選針對試劑的樣品的經濟的解決方案。微流體通過降低總體試劑消耗量顯著降低了每次測試的成本。包括Merck,Novartis,GSK,Pfizer和Sanofi-Aventis在內的十五家制藥公司中,有九家采用微流控微反應器來控制化學反應中的參數,更好地了解和提高生產質量。雖然微流控裝置的初始投資通常高于傳統裝置,但從長遠來看,減少試劑消耗使得這些裝置非常經濟。 使用基于微流控的裝置可以加速藥物發現,因為這些裝置有助于發現新的和有希望的藥物靶標。這降低了藥物發現和開發的成本。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大多數制藥公司和政府都在關注削減成本的措施。這進一步鼓勵了基于微流控的設備的使用。
隨著新產品的推出,新參與者的進入,快速增長的知識產權基礎和收購,微流控市場中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變化。在過去幾年中,市場見證了幾個新的小型企業和衍生產品的出現,主要集中在技術和產品開發上。診斷和生命科學市場的幾個老牌企業正專注于收購這些有前景的小型企業,重點是在其投資組合中添加和整合新技術。通過擴展其營銷和分銷能力,這也證明對小公司有利。這反過來又使他們能夠實現其產品的最大潛在銷售額。
另一方面,復雜且耗時的審批程序阻礙了市場上新產品的推出。例如,在美國,醫療器械的FDA批準程序多年來變得漫長。510(K)申請的平均批準時間在2011-2015期間增加到151天,而2001 - 2005年則為96天。預計這將對藥物輸送,制藥和IVD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在審批過程中,不確定產品是否會獲得批準,或者批準條款是否會對產品的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政府的任何執法行動也會導致負面宣傳,從而對市場造成不利影響。
(轉載僅供參考學習及傳遞有用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