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顯微鏡物鏡一共可分為6-8個檔,最為常用的是平場消色差物鏡。如鏡頭的檔次太低,則成像質(zhì)量會下降。為此,建議選擇在平場以上檔次的物鏡。
2.在實驗使用顯微鏡時,被檢查的物體制作要標準很重要。如:切片厚度是否合理,其次蓋玻片是不是符合國標準等。
3.聚光鏡孔徑光欄需要盡量和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相符合,才能獲得最佳的圖像分辨率。
4.視場光欄應該依據(jù)不同的被檢測物體和物鏡倍率開啟至合適的位置,如果開得過大或過小,所顯圖像的視場亮度都會受到影響。
5.調(diào)焦系統(tǒng)作為機械成像的重要部分,調(diào)焦對焦也至關重要。對于剛接觸顯微鏡的操作者或生物學初學者,能熟練地操作調(diào)焦系統(tǒng),也就能快速地找到圖像并聚焦,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達到實驗效果。
6.對于照明系統(tǒng),如采用溫較高,溫度低,色的照明裝置,觀察到的就是分辨率和銳利度很高的顯微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