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在北京西郊賓館首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研討會再次召開。這位來自清華大學化學系的林教授為大家帶來的是題為《液滴形成與質譜聯用》的學術報告。首先林金明教授介紹了液滴形成的構思和基本原理。在具有微通道(微流控)的設備上,利用液體的表面張力與表面性質以及結構設計,通過微流控芯片方法控制和驅動使其能夠形成液滴來進行病情診斷、細胞研究和化學檢測等。
肩并肩的液滴不能偶有地進行效混合,頭尾相接的液滴便能有效混合;性質不同的液滴由于運動速度的不同而在通道中的融合、反應,從而操控微量液體的運動,繼而將這種方法發展進行液滴紙電噴霧質譜分析。在后期進一步改進后可形成納升、皮升的液滴,當制成芯片之后可精確控制其液體的體積。利用微流控芯片通道的功能,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微流控芯片和ESI-Q-TOF質譜聯用技術的分析實驗平臺,并將其應用到各種的白酒鑒定中去,以及進行單細胞質譜分析工作。在林教授介紹下,這項計劃將這種微流控技術會發展到化學、、環境、生物學、電子、醫生、材料、信息處理等領域分別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