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學資料顯示,對于胎兒時期出現的神經管缺陷疾病導致脊柱裂癥狀,全球每1000名胎兒在母體發育過程中,就有1名會出現,概率高達千分之一。 一般來說,要等到懷孕的第26周,結合病癥醫生才能為胎兒做產前修補手術。最近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發出了醫用微型機器人,它可深入子宮內為胎兒拍下3D照片,還可以進行精確的胚胎內外科手術,糾正胎兒時期的發育不良等。
據悉,目前醫學界暫時沒有方法能再脊柱裂出現初期對其治療,不過該微型機械人研究組相信,有了醫療微型機器人后,將可把治療脊柱裂的時間,由現時26周提前到16周,這樣大大降低了能否被治愈的風險。微型機器人為這先天性缺陷治療提供了革命性改進。
此項新技術還可用于其它子宮內手術,且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項目負責人烏爾塞林認為,這項花費1000萬英鎊的研究成果,能減低對孕婦的風險,不久的數年間,將有望引進臨床治療。